投入8500萬元,污染物超低排放提前5年達到環保要求,將新增產值5億元。
圖為新建成的50萬噸球團節能技改生產線。
“技改之后,有組織排放的粉塵顆粒物將控制在10mg/Nm3以下。”3月19日下午,位于鹽邊縣紅格鎮的水鋼紅發公司廠區里,剛剛完成節能技改的50萬噸球團生產線一片忙碌,在員工、車輛來往穿梭的作業現場,該公司副總經理趙鑫欣對記者說。就在4天前的3月15日,該公司投入8500萬元實施的50萬噸球團節能技改項目完成并點火投產,每天新增球團產量1660噸。
去年,國家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四川省隨即提出“力爭在2025年年底前全省現有80%以上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水鋼紅發公司積極融入攀枝花市“兩城”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安排下,率先在球團生產行業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于2019年底全面啟動了50萬噸球團節能技改項目。
2020年初,技改項目進入了關鍵時期,這時新冠肺炎疫情卻忽然襲來,為項目順利推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了解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后,市縣黨委政府給予了水鋼紅發公司全力支持,市縣領導在春節期間、防控最吃勁的時候多次到施工現場了解項目進展,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為了不耽誤工期,鹽邊縣經信局等多個部門從政策協調、人員對接上密切配合水鋼紅發公司,克服了疫情防控期間設備運輸、工人緊缺等一系列困難,全力推進技改項目建設,最終實現項目按期投產。
記者了解到,50萬噸球團節能技改項目,是鹽邊縣持續在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產業鏈上不斷創新謀變的又一務實之舉。該項目實現雙塔雙循環,新增加一臺120m2靜電除塵器,并配套布袋除塵、多管除塵等設備設施,將原有豎爐燒結設備提升改造為鏈篦機—回轉窯—環冷機燒結工藝,以先進的鏈篦機—回轉窯—環冷機球團生產工藝替代傳統的豎爐球團生產工藝,具有能耗低、物耗低、成本低、排污量少等優勢。項目投產后,水鋼紅發公司鏈篦機—回轉窯生產球團年產能從120萬噸增加到170萬噸,今年產值將在去年10億元的基礎上新增5億元,達到15億元,創稅約3000萬元,為鹽邊縣“工業強縣”邁出了扎實的一步。
文章來源:攀枝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