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著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許多攀枝花人看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意義不亞于當年攀枝花特區的誕生。
又一次站在“國家戰略”舞臺上的攀枝花,下一步將如何發力?
55年的風雨兼程,攀枝花早已懂得,唯有創新,方能立于潮頭,創新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脈”,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強大“硬核”。
唱好“雙城記”,建設“經濟圈”,攀枝花當主動肩負起國家和時代賦予的使命,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創建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在產業基礎和產業創新上“補短板,辟新域”,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培育世界級的釩鈦產業集群,主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力量。
敢為人先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今年,由攀鋼自主研發、從試生產到批量供貨不到半個月就完成的出口型道岔鋼軌,發往印度尼西亞。作為中國高鐵技術“整體出口”的第一單,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的印尼雅萬高鐵項目全部使用攀鋼鋼軌。一支向新而生、向強而長,充滿力量的“攀鋼航母艦隊”正集結出海。
“航母”出征,動力強勁;“護航艦艇”,快速跟進。 在攀枝花,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釩鈦重大項目還有很多:天民鈦業100噸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粉末冶金制造中試及產業化項目建成試車;卓越釩業含釩廢水資源綜合利用環保項目建成運行;山青釩業4000噸五氧化二釩擴能項目建成2條生產線準備調試;攀鋼高端鈦及鈦合金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我市正積極創建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充分發揮攀鋼“工業航母”作用,全力打造聯合“出海”的“攀鋼航母艦隊”,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一座因礦而建、因鋼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科技創新是攀枝花從無到有的本底、與生俱來的基因。攀枝花的開發建設史就是一部以科技創新引領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奮斗史、發展史。
放眼攀枝花,創新基因正在激發這座老工業城市的再創業激情,廣大科技工作者傳承和發揚“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在科技創新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從突破轉爐提釩、釩氮合金、大型電爐冶煉鈦渣等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技術,到生產出全省第一爐海綿鈦、全省第一爐鈦錠……一項項科技成果見證著創新帶來的發展飛躍。
從被全域納入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到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級檢驗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釩鈦標委會……一個個“國字號”平臺承載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
今天,攀枝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含釩鈦鋼研發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鈦原料生產基地、世界第一大釩產品基地。實現了鐵的回收率70%、釩的回收率達44%、鈦的回收率達到了29%。全市創新指數位居全省第3,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省第2,走在了全省科技創新第一方陣。
劍指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 創新是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助推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攀枝花除了得天獨厚的釩鈦、稀有金屬等資源優勢外,不少專家認為,我們還具有政策機制和產業基礎等優勢,應在“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這兩個新的定位中,建設大批尖端技術創新平臺,推動產學研全鏈條創新,激發科技創新動力,提升攀枝花“話語權”,才能不負中央的重托。
為此,我市在科技體制改革上,大刀闊斧、招招給力,拆掉創新路上的“制度藩籬”,奮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積極創建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加快推動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攀枝花抓政策引領,健全完善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協作、多元投資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體制,集聚創新要素,加速成果轉化,培育發展動能。健全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深化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模式改革,優化對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社會公益類研究的支持路徑,提升科技創新保障能力。
攀枝花抓主體培育,爭取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把釩鈦新城創建為省級新區,積極承接成渝地區高新技術成果,探索“總部在成渝,基地在攀枝花”“研發設計在成渝,轉化生產在攀枝花”等合作模式,全力爭取重慶釩鈦冶金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落地轉化,創建國家釩鈦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為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攀枝花力量,為攀枝花再赴國家戰略、再擔國家使命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
今年攀枝花開發建設55周年科技創新大會,是致敬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大會,凸顯著攀枝花科創事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和重視。
為讓科技人才在各自領域盡情發揮所長,攀枝花不斷為科技人才茁壯成長開墾“沃土”,搭建舞臺。
我市出臺人才新政七條、科技創新政策六條等政策,推行柔性引才機制,精準引進一批適用人才,解決好人才“急難愁盼”問題,實現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強人才保障。
未來五年,我市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目標是: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增速不低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力爭到2025年投入強度達到1.65%;釩鈦磁鐵礦鐵綜合利用率達75%以上,釩的綜合利用率達65%以上,鈦的綜合利用率達40%以上;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7.9件;每萬人中科技人員達180人。
勇立潮頭、踏浪而行,科技創新,將繼續開創攀枝花嶄新局面。
文章來源: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