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鈦白粉行業深耕多年后,惠云鈦業(300891.SZ)迎來收獲期。
9月17日,惠云鈦業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作為國內領先的鈦白粉企業之一,近年來惠云鈦業憑借產品質量、技術工藝、循環產業鏈布局等競爭優勢,業績保持穩健增長,在國內鈦白粉行業排名前列。 本次上市,惠云鈦業募集資金將用于投資“8萬噸/年塑料級金紅石型鈦白粉后處理改擴建項目”。惠云鈦業方面表示,該項目建設完成后,有利于提升公司的鈦白粉產品檔次及市場占有率,增強公司的競爭力。
業績穩增長
惠云鈦業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鈦白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金紅石型鈦白粉、銳鈦型鈦白粉等產品。
目前,鈦白粉已被廣泛應用于塑料、涂料、醫藥、食品、化妝品、電子工業、環保工業、光學工業、新能源汽車和航天工業等領域。鈦白粉行業現已進入平穩的常態化發展時期。2019年,行業總體運行情況良好,鈦白粉的產能、產量和出口量都達到了歷史高點。
得益于此,惠云鈦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現擁有鈦白粉產能6.5萬噸/年。同時,惠云鈦業業績表現突出,連續實現穩健增長。數據顯示,報告期內(2017年~2019年),惠云鈦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25億元、9.06億元及10.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699.49萬元、8192.68萬元及9812.36萬元。
事實上,在1998年以前,國內鈦白粉產品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高端專用銳鈦型和高端金紅石型鈦白粉需要大量進口。隨著國內鈦白粉消費市場的擴大,國際先進技術的引進以及國內鈦白粉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代表生產企業綜合能力的金紅石型鈦白粉產品市場占比逐年提高。
在此基礎上,國內部分大型企業的產品質量已接近國際同類產品一流水平,可以部分替代進口產品用于中、高端應用領域。
從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惠云鈦業的鈦白粉產量為:金紅石型鈦白粉5.24萬噸、占比81.46%;銳鈦型鈦白粉1.19萬噸、占比18.54%。可見,惠云鈦業的產品以金紅石型鈦白粉為主,這與行業發展趨勢相吻合。
根據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能維持正常生產的41家全流程型規模化鈦白粉企業的318.15萬噸總產量中,金紅石型鈦白粉產量254.5萬噸,占比為80.01%;銳鈦型鈦白粉產量51.8萬噸,占比為16.28%;非顏料級等其他鈦白粉產品產量11.8萬噸,占比為3.71%。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鈦白粉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金紅石型鈦白粉產品產量已在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
報告期內,隨著惠云鈦業生產工藝的升級和產品品質的提高,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實現鈦白粉產品出口銷售收入分別為1.285億元、2.109億元和2.536億元,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5.62%、23.31%和25.33%,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持續研發創新 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鈦白粉行業準入門檻提高,小型鈦白粉生產企業不斷被淘汰,鈦白粉行業集中度不高的情況將會逐步改善。同時,國家大力推廣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硫酸法清潔生產工藝等先進技術,將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曾經困擾我國鈦白粉工業發展的三廢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目前國內少數鈦白粉生產企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事實上,一直以來,惠云鈦業視技術創新為生存和發展壯大的根本;從國內外購置了較為先進的研發、生產和檢測設備,不僅從硬件上提升了公司在研究開發各類鈦白粉生產和應用的能力,更為公司研發技術創新、生產連續性和產品穩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惠云鈦白采用清潔聯產硫酸法生產工藝來看,其在國內新創并形成了完整的“硫-鈦-鐵-鈣”循環經濟產業鏈,成為“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產業鏈示范工程”,在同行業中起到了示范效應,亦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同時,惠云鈦業采用塑料專用金紅石型鈦白粉生產技術,生產出的塑料級金紅石型鈦白粉提高了金紅石型鈦白粉白度和亮度,產品的性能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標準,得到了國內外知名客戶的認可,品牌影響力顯著。
綠色與發展兩手抓 惠云鈦業秉持綠色發展的理念,高度重視環保工作,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筑于循環經濟、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并被廣東省清潔生產協會認定為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
惠云鈦業董事長鐘鎮光在網上路演活動表示,惠云鈦業堅決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嚴格履行環保“三同時”制度,注重環保設施投入和污染物治理技術的研發應用。
事實上,鈦白粉行業能源消耗量大,廢副量大。如何加快節能環保治理,轉變形象,協調好行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無法忽視的問題。
惠云鈦業一直重視環境保護,并持續加強工藝技術改進,對生產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不斷加大環保投入,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在報告期內,惠云鈦業環保費用投入分別為9445.4萬元、8695.13萬元、7738.47萬元。環保費用支出主要包括環保設備的投入、環保耗材投入等。
據悉,惠云鈦業環保設備投入主要包括新增工業石膏壓干機系統、濃密池、35TH鍋爐尾氣脫硫脫硝設備、排水總管制安工程、白水回收系統、污水站板框壓濾機水槽等環保設施設備,環保耗材投入主要包括片堿、石灰等為處理生產鈦白粉過程中產生的廢酸、廢水、廢渣等所需的材料投入。
隨著環保政策趨嚴,未來的3~5年里,預計行業兼并重組將進一步加速,生產企業數量將進一步縮減,最終會形成幾個有較大影響力的鈦白粉制造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使我國從鈦白粉生產、消費大國轉變為鈦白粉制造、消費強國。
鐘鎮光在網上路演時表示,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相關產業政策對“新建硫酸法”生產工藝的產能擴張進行了限制,并嚴格限定生產過程中的“三廢”排放總量和能耗,行業進入門檻大幅提高,從而有利于加快優勝劣汰。隨著小企業關閉產能,大企業的兼并重組等,未來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有利于改善行業的競爭環境,促進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